高工馬永強實力之作《匏尊》
匏,《說文》:“從包從瓠。包,取其可包藏物也。”按“瓠”(hù),葫蘆,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,即匏瓜。匏尊:以干匏制成的酒器。原本只是難以登堂入室的葫蘆、酒器,被一代大文豪蘇東坡化入了他的辭賦:
“駕一葉之扁舟,舉匏尊以相屬”
蘇東坡《前赤壁賦》
蘇文豪心中的匏尊,孤寂沉靜,又有成熟后的厚實圓潤。紫砂“匏尊”壺的形象,正來源于此。陳曼生設計的“曼生十八式”中,有四款壺都與匏瓜有關;經典的“匏尊”壺,就是他“匏壺”的升華。
作為紫砂經典光器,匏尊壺純以線條造就。舒展的線條搭建出匏尊的形體骨干,也構織出靈魂氣韻。光器更講究壺體的優美比例,更考驗壺藝師的制作技巧和審美意識。馬永強老師制壺功底扎實,在他的手下,這款《匏尊》線條如行云流水,柔和明快;骨架飽滿有張力,塊面簡潔利落;比例大小適度,銜接流暢自然;觀之拙樸大方,握之圓潤舒坦。
壓蓋微隆,子母線上厚下薄,圓珠鈕巧做點綴;
壺流胥出自然,先揚后抑;
壺把自壺肩至壺底,粗細適度
濃抹可以很妖艷,而淡妝必須以絕美的素面為條件。光器的素壁玉肌正是紫砂裸胎的表現形式,也最能體現紫砂本質的質樸無華、雍容大氣、淡泊安然。這樣簡約而不簡單的器型,經歷了數百年時間的洗禮,是最耐看的造型。
全手工成型的《匏尊》,除了高顏值和把玩舒適,實用功能也堪稱完美。300cc的容量,既可獨自冥思靜飲,亦可三五好友共酌;精工細作之下,壺把端握方便,壺流出水暢快,讓品茗成為一件賞心樂事。
泥料
這款《匏尊》采用馬永強老師家藏的原礦底槽青手制,泥質好,觸手生潤。底槽青是顧景舟大師最鐘愛的泥料,以其質地純正、泥質細膩、成色穩重聞名;細看壺表,散落不均勻的細小金黃色或灰黃色顆粒,如“金砂隱現”,正是底槽青特有的“雞眼”特征。
底槽青色澤溫潤宜人,用來沖茗溫和典雅,茶湯韻味悠揚、沉著持久。經過數日泡養,泥色將由棕漸變為古黯肝色,更顯得古樸素雅,晶光潤澤。
這款《匏尊》是高工馬永強老師的經典力作。馬永強老師的制壺技藝和高標準、高要求業內有目共睹,他全手成型的《匏尊》壺無論是實用性、藝術性還是增值屬性,都毋庸置疑。選紫砂壺,就要選紫砂實力派作品,有工、有韻、有價值!